南麓 2021-08-09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要说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无论如何都应榜上有名。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秦末局势的走向,还贡献了“破釜沉舟”“作壁上观”等沿用至今的成语。那么,这一历史性战役到底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呢?
巨鹿之战中的项羽。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战前局势如何
陈胜吴广起义。来源/网络
章邯。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楚怀王。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在此情况下,楚怀王决定派出两路军队攻秦,一是派宋义、项梁北上救赵,二是遣刘邦西进入关。《史记·高祖本纪》载:“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楚军为何迟迟未到
项梁。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宋义。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楚怀王和宋义。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项羽巡视驻留安阳的楚军。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斩杀宋义后的项羽。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项羽像。来源/网络
项羽下令破釜沉舟。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巨鹿之战形势。来源/网络
自立为王的魏豹。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王离被俘。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但项羽在巨鹿一役中的表现,也让他成为诸侯军的首领,得以统摄各路反秦势力。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当然,司马迁既以帝王专用的“本纪”来为项羽立传,可见其对项羽的肯定。
战后何去何从
巨鹿之战后,章邯退守棘原,继续与项羽率领的诸侯联军对峙。由于秦军此前大败,秦二世遣人问责章邯,章邯也心生恐惧,所以派司马欣回咸阳请示丞相赵高。赵高非但没见司马欣,还在他返回棘原时派人追捕。
赵高。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章邯降楚。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刘邦像。来源/网络
刘邦。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项羽。来源/《楚汉传奇》截图
参考资料: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张荫麟:《中国史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年。
田昭林:《中国战争史(第1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董寅生:《巨鹿之战探微》,《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88-92页。
阎盛国:《从〈孙子兵法〉审视项羽巨鹿之战的致胜因素》,《史学月刊》2012年第7期,第125-127页。
靳成诚:《巨鹿之战的经过和影响——兼论安阳位置与秦军运输线》,《邯郸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78-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