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在‘文化+科技’的大环境下,出版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委员接受了《国家人文历史》记者专访。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委员
“文化出海”推动全球文化共同繁荣
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李岩委员多次提及 “文化出海”,在他看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文化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全球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多元文化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播渠道日益多元,为文化出海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深耕图书领域多年又同时关注文化动态的资深出版人,李岩对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与国漫《哪吒2》在国内外引起的轰动感触颇深。他也希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元素都能融入出版,如开发有声书、互动式电子书,并借助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为读者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打破传统纸质书的单一形式。同时,“出版行业可以借助数字 IP 的线上传播渠道,拓展发行途径,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活动,构建多维度的文化生态体系,实现从单一纸质书输出向多模态文化输出的转变”。
拥抱新技术,努力提升纸质书的吸引力
李岩表示,出版生产流程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内容创作和传播效率,但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建设中华大型文化基因数据库,打造大型古籍语料生成系统。以古籍数字化为例,李岩介绍了中华书局旗下的“古联”在纸质古籍出版物数字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中华书局等20多个专业古籍出版社历年出版的古籍整理本、古籍学术著作及相关工具书,目前资源总量已超40亿字,涵盖了古籍整理本10339种、古籍普及资源980种、学术资源867种、古籍书目和工具书382种。
面对记者提及如何保持读者的纸质阅读习惯时,李岩讲道:“出版业应致力于出版具有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的优质纸质书。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短视频等新技术,以创新出版形式吸引读者的关注,提升纸质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样,既能让民众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又能收获纸质书阅读带来的独特体验。”
记者:詹茜卉
编辑: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