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昆曲本源,才能焕发时代光彩
锦绣中华 · 代表委员谈文化

守住昆曲本源,才能焕发时代光彩

——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柯军

     2025-03-09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开辟未来。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好地保护传承,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课题。”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柯军向记者讲述着他对戏曲艺术传承的期待和信心。

今年 1月,江苏启动“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在全省13个试点地区形成常态化文化供给机制。该项目将优秀剧目、折子戏专场、声乐、民乐、交响音乐会、综合演出、展览、辅导讲座等形式文化资源,直接输送基层。

作为其中重要的参与者,柯军代表介绍:“我们用‘菜单’,将演艺集团10个不同剧种、1000多个剧目,送到社区给老百姓‘点单’。由老百姓来决定演什么,我们再进行重新编排、重新组合。根据老百姓的需要,去创作、去演出,达到真正的文化惠民。”如此“点单式”服务,将选择权交到受众手中,拉高了对文化产品的“期待值”,让服务基层文化效率大大提高。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苏州园林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昆曲文化频频“出圈”。在2016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柯军和英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汤莎会”还在伦敦引发观演热潮。“我们排演的现代题材昆曲《瞿秋白》,刻画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的凛凛风骨,获“五个一工程”奖。我体会到,守正创新就是昆曲永葆生机的法宝,守住昆曲本源,才能焕发时代光彩,做到回望经典、致敬经典、传承经典。”柯军说。

昆曲传唱600年,也迎来了如何与当代对话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保存、传承下去,也是如柯军一样的戏曲人一直努力的方向。去年两会期间,柯军一段即兴昆曲《顾炎武》的清唱表演,吸引了诸多关注,也让他萌发了将其转换为电影语言的想法。今年7月,由其领衔主演的昆剧电影《顾炎武》即将登陆银幕,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视听体验,让更多观众走进传统戏曲。

记者:刘瀛璐
编辑: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