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的日子也没改变母亲的信念——回忆我的母亲丨王学武

再苦的日子也没改变母亲的信念——回忆我的母亲丨王学武

王学武      2024-09-30     

母亲,苦乐乾坤

极少听母亲说生活的苦,即便在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的岁月。听母亲说起以前的不易,也是因为老人感慨现在的幸福。母亲一直抱定日子会好起来、生活会好起来的信念,因为信念坚持,影响并改善着全家的生活,也决定了我的命运。

母亲属兔,虚岁今年73,10岁时外公去世。因外婆有重男轻女思想,母亲没上过一天学。为保证两个弟弟读书,12岁时已经开始做田地里所有的活了。母亲嫁给同样不识字的我父亲后,命运并没有改变。母亲生了我们兄妹四个孩子,生活的担子反而更重。日子,是母亲心里每天的乾坤,曾经具体到有上顿如何找下一顿的盘算。

母亲坚持养了近二十年的母猪,每年靠卖小猪来维持和贴补家里的生活。母猪一年下两窝小猪,一窝一般养四五十天,每只长到七八斤到十几斤时卖掉。母亲养母猪经历了猪价的变化,从最早的小猪卖三毛多一斤,一直到后来的几元钱一斤。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家里没有专门的猪栏屋,只能在两家共有的茅房隔出一半来养猪。淘气的小猪数次掉进很深的厕所里淹死,那个时候母亲总是伤心得不说话。

小猪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不仅我们兄妹几个靠它交书费学费,父亲身体欠佳,家里又常是缺粮户,母亲不得不先向人家借钱,然后还给人小猪。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母亲卖小猪,第一次挣的最大一笔钱是1992年,母猪下了14只小猪,养了五十天,一个猪仔经销商上门收购,一窝全要了,一次付了1400块。母亲数着那么多钱,不敢相信是真的,怕上当。第二年,母猪下了8只小猪,卖了1600块,母亲还是担心钱会不会是假的,拿去店里问了问没问题后,把所有欠人的钱全还了。养母猪很费心力,每窝小猪起码需要几百斤玉米,必须一日三餐烧猪食,母亲还不能耽误地里的活。再加上母猪下小猪后,有时不吃东西,母亲很是担心母猪生病,实在感到心力不支时才没再养母猪。

母亲一生最果敢的决定,是说服父亲同意初中毕业务了两年半农的我重新去上学。1976年,我从公社初中毕业,当年升高中还实行推荐制,因为哥哥已经在读高一,老少三代贫农家庭只能保证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规定,使得我不得不回家种地。而我在务农的时间里,上午砍柴下午挣工分,虽然毕业时还不到13周岁,但一年已能挣1800个工分,帮着家里变成了余粮户。如果重新去读书,家里就意味着有可能再次陷入缺粮户的困境。但是,连高中都没上,我总觉得抬不起头,母亲看出我的心思。1978年底,母亲找到当时的公社中学校长,学校让我插班在初二。用了三四个月,凭着刻苦,1979年我考上了县里重点高中,之后上了大学。

一生中母亲最难的日子,是家里突然失火,房子被烧。1980年,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忽然得知家里的房子烧了,因为是好几家共住的老祠堂式的房子,到后来也没有找到原因。母亲赶回家时,什么都没了,省吃俭用抠出的准备盖房的粮食化为乌有。没有了家,没有了一切,母亲几乎被击倒了,而当时我正在县城读书。走投无路的情形下,同村的让成伯伯和银香姆,同情我家的遭遇,将他们家一栋房子借给了我们住。母亲特别感谢让成、银香夫妇伸出的援助之手,也下决心在一年之内重盖一栋泥墙屋,而当时,没人相信母亲能做到。

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想重新盖房子,难度可想而知。父亲和母亲愣是自己背树,挑石头,在借不到钱但又不得不雇人时,母亲承诺还给人家工夫,等人家盖房子时自己去干相等时间的活。第二年春节前,正好一年时间,家里盖好了新房,虽然只是泥墙屋,新屋子内的地面还是湿着的泥地,四面透风,但我们又有了家。

在最难的那段日子,母亲也不后悔让我重新读书的决定。说起家里房子烧掉后一年时间重新有了家,母亲说,再难也不能没有志气。母亲总是说,可以借钱但不能欠钱,暂时还不了得告诉人,还不了钱可以给人干活;日子可以苦,但更需要会过。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掉别人的帮助。母亲感恩的心思影响着我,每次回老家我第一件办的事就是去看望有恩于我家的让成伯伯和银香姆。

坚持养了近二十年的母猪、同意我务农后重新上学、白手重建家园,三件大事,缩影母亲的苦乐年华,但在我心里,更觉得是母亲内心的乾坤。再苦的日子也没改变母亲的信念——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虽然母亲连信念二字都不会写。

(写于2011.11.3 ,收录在《乡愈》,原题为“母亲,苦乐乾坤”)

作者介绍:

王学武,乡情、亲情文学知名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乡愈》、《乡读手记》、《亲疼》、《孝亲三部曲》(《亲疼》《亲缘》《亲享》),北大出版社出版。《乡读手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担任《医之心——百名协和医学专家医学人文志》(北大出版社出版)编审指导,入围2022年中国好书。微信公众号《时光里的时光》创建人。

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安川村,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2020年被家乡授予淳安文化传播杰出人物,原科技日报社研究部主任。

《乡愈》系作者第六部乡情、亲情作品,由“乡之旅”——表达对乡村巨变的新感怀、“亲之疼”——以原汁原味的心性表达再催人们回归亲情本源、“心之情”——重拾本源初心,共情心性修炼、“淳之愈”——抒怀新时代乡情、乡愁对每个人的疗愈和治愈四部分构成。

《乡愈》,在保留《孝亲三部曲》和《乡读手记》经典篇目基础上,增加作者近三年在网络新媒体发表的更具乡愁思绪沉淀、更见积极人生态度、更富治愈美感的新作,是作者乡情、亲情系列作品全新呈现。

朗读者:

姚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拥有一副磁性嗓音,是一位用灵魂和声音融通世界的人。微信公众号《听见经典》创建人。